热点专题
 

梅墨生:俏也不争春

2011-3-4 14:50:29

  编者按:走进梅墨生的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馨,简约,古朴,墙壁上醒目的中国字画,桌角上摆放的中国传统瓷器,细节之处无不流露出他对书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经过和梅老师几个小时的详谈,渐渐发现他从“书法”到“评论”再到“绘画”每一个阶段性的成绩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艺术是整体,却又是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精髓和文化感悟,在相同的时空作用下用笔墨记录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以下是本网对梅墨生先生专访的口录纪实,就让我们一一为大家解读这位艺术家背后的多彩人生。

   梅墨生先生口录纪实: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他不同的机缘。我是60年代生人,经历了国家的三年困难时期,大的时代背景是不景气的,但是我之所以走上了艺术这条道路,是因为我抓住了属于我的机缘。当时我接触了很多有文化,有内涵的人,能够接受他们的教导是我的莫大荣幸,这就是我的机缘,也是成就我艺术生涯的重要基石。

   艺术启蒙

   童年的生活总是无忧无虑的,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对艺术有了朦胧的感悟。五六岁起我就开始涂涂画画,常常在祖父家门板房的门上用彩色粉笔画上连环画《三国演义》和《西游记》里的各种人物,在墙上和地上画满我所感兴趣的东西,当时还是小小年纪,我就经常跑去帮别人画黑板报,写红色的大字标语,经常引来路人驻足围观,因为不小心经常把颜料弄到衣服上,而受到母亲的责骂,邻居看到我的字都很惊讶,频频给予称赞,后来就戏称我为“小画家”,为此父亲也引以为豪。这是我艺术生涯的开始,充满趣味,也值得回味!

   10岁的时候我遇见了我的书法、文学方面的启蒙老师---刘庚堂老师。他是祖父家的一个房客,写得一手好字,书写风格属于馆阁派,喜欢笔墨,精通文学,12岁的时候开始跟老师临帖,并且他教会我很多唐诗宋词,古典文学,这对我艺术素养的累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慢慢的练习实践中我领悟到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不释手,以及古典书籍带给我的享受。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研习更多名家的作品,我走访了当地每一个有名的书画家,于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就开始了在美校的生活,那个时候自己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事业融为一体。

   精于书法

   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李可染先生,李先生看到我的书法作品后,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和鼓励,临别时的赠言我至今铭记在心:“我希望你越快做专业才好。如果你不做专业那太可惜了!”李先生的鼓励更加坚定了我要在艺术道路走下去的决心。。。经过了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书法和理论的研究中获得了一些收获,1986年中央电视台“首届中国书法电视大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为我的家乡父老赢得了荣誉。直到现在书法在我的艺术生命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从25岁到35岁这十年的书法创作中,我一直在学术实践中创新,在探索中寻求更多的发展,在35岁选择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转向绘画,是因为在这10年里我的大部分学术理论的发表和相关的创作都是以书法为根基的,而我本身也是搞绘画创作的,只是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工作的原因,书法作品和相关的理论发表的更多一些而已,同时对于当时书法领域鱼目混珠的现象,我也倍感厌烦,而对于绘画的钟爱情结我从没有更改过,于是35岁我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艺术实践。

   通于绘画

   绘画的天赋在我小的时候就已经跟随我,从点点滴滴的涂抹,到后来善于用不同的笔线,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自己内心的世界,一次次让观者体会传统笔墨的魅力,这是自我艺术风格不断升华的过程。绘画做为我现阶段艺术研究方向的重心,是内在需要,外在环境的必然,我现在仍然保持着看书学习的习惯,有时会多看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书籍,艺术是无国界的,希望能够在借鉴西方文艺优点的同时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坚持说真话

   对于理论评论,我坚信的理念是:爱我师,更爱真理。对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我一直坚持我自己的观点,敢于直言,不做虚伪的艺术评论,艺术是圣洁的领域,不能逢场说话。对于外界给予的“批评家”我不是故意而为之,性格使然----做真人难,做君子更难。学术理论评论需要真实的声音,这样才能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更长远的发展。

   篆刻、中医、象棋、太极拳样样揭

   我自幼兴趣爱好颇多,在小的时候就经常跟魏记刻字店里的师傅学习刻字,对于书籍的爱好更是如饥似渴,祖父家旁边的废品收购站,是我经常去淘书的地方,由于可以拿废物低价购买二手书籍,淘气的我居然把家里还能用的东西拿去换我喜欢的书,常得到母亲的责骂,中学时期跟一位中医院的副院长学习中医,慢慢长大高中毕业后,18岁时我就有了处方权,后因为无法忍受看到病人苦不堪言的样子,也因为自己对中国书画的情有独钟,最终选择了艺术道路。后又因喜爱下棋,结识了第一位武术老师俞敏老师,向他习武并学习易经,又于80年代有缘认识了太级大师李经梧,从此跟随李经梧大师学习太极功夫,修身养性。爱好永远不会变---这些从小积累的兴趣爱好直到今天仍然跟随着我,庆幸的是这些我所学到的东西都运用到了我的艺术创作当中,对我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我现在的成就离不开除书画之外,其他传统文化的影响。我都要感谢恩师对我的培养。

   中国的传统艺术道路还会一如既往的呈现繁荣的景象,但真正把艺术市场成熟化,中国至少还要走十年的路,做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我还会继续坚持我对艺术的真我本性,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创作生活和艺术理念,好的传统一定要继续承传下去,发扬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

   结束语:对于过去所经历的磨难,痛苦,挣扎,梅老师都是一句带过,面对他所喜爱的传统的充满历史韵味的中国文化,他说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梅墨生饱读诗书后的从容、淡定,不为名利所动的艺术情操,对学术追求真理的真我本性,这些特点都构成了今天梅墨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也许他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家,对他而言,更应该是个博古通今、用现代眼光描绘古典艺术精髓的文化传承者,让绘画艺术更具文学色彩的“文人画”杰出代表。这不单单只是一篇访谈录,更多是留给艺术界的反思和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