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太极拳的技击特点

世界太极拳网 2011-1-24 19:22:23

  太极拳技击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卫,这就决定了其必然站在弱者的立场,研究的是弱者在守势时制服强敌的技法,所以才有了在“引进落空”的基础上“牵动四两拨千斤”,“借力打人”的战略思想。其技击总特点,概括起来不外乎“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打快、以退为进、以小胜大。而这一切皆是在柔和静的主导下进行的,皆是道家“反者道之动”思想的具体应用。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著名命题,意思是说,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着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规律。太极拳把这一辩证真理应用于其技击实践的战略之中,是对武术理论的一大贡献。

   1、“静”在技击中的作用

   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讲究“静以含机,动以变化”。李亦畲《五字诀》之首即为“一日心静”,武禹襄《打手要言》也指出要“视动犹静,视静犹动”。显然,在这里的“静”并不是死水一潭的静止,并不是没有变化的静,而是从动静相生,阴阳相辅的辩证观点出发,强调动与静的相互转化,是“动中寓静,静中触动”。所以,“静”只是方法,“动”才是目的,静是为了更有效地动,这就是“以静制动”。太极拳的每一次技击,都是在从静到动的转化中完成的。这就是“反者道之动”。

   静的含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我两忘、臻入化境的意识“虚静”,二是安定沉着、从容不迫的头脑“冷静”,三是“气敛入骨”、“周身罔间”的体势“松静”,这就是“一静无有不静”。

   “虚静”和“冷静”都是心静的一个方面。太极拳的“虚静”须从无极人手,只有练到思想静、意识静、物我两忘,才能气顺神凝,心如明镜,才能精、气、神一体,才能真正达到头脑的“冷静”,而只有头脑“冷静”,才能沉着应敌,从容不迫,才能“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才能审势知机。武禹襄说:“心为令,气为旗”,“身虽动,心贵静”。然而,要达到“心静”,非苦练不可。只有练到一定火候,身上有了一定功夫,心才能静,气才能沉,神才能聚。

   体势松静,就是要“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即气沉丹田),也即“腹内松静”。这是要以心静为基础的,就是武禹襄说的“先在心,后在身”。只有体势松静,才能使“气敛入脊骨”,才能“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也只有松静到“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刚柔俱泯,一片神行”,才能“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能得机得势。李亦  的《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把动与静的关系阐述得十分清楚。他说,要想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首先要知己知彼,而知己知彼的关键,是在得机得势基础上的舍己从人。要想得机得势,就必须周身一家,神气鼓荡,神不外散,使神气收敛入骨。而“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由此可见,“两肩松开,气向下沉”的松静,对于太极拳的技击是何等重要。若将此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松静”就是根,神气就是身,舍己从人是枝,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才是果。所以,可以说没有“松静”就没有技击的成功。

   2、“柔”在技击中的作用

   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柔”。“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是太极拳技击的核心,也是“反者道之动”的方法论在技击上的具体运用。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从表面看来是矛盾的,可是其内涵却是十分丰富,它所揭示的哲理也是极其深刻的。老子就认为“天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在这里,“柔”并不是退缩、保守、狭隘,而是柔而不软、韧而不折。对太极拳来说,“柔”无处不在。心灵的仁、义、善是柔,行功的松、稳、慢、匀连绵不断是柔,技击的“舍己从人”、“粘连黏随”、“不丢不顶”、“随屈就伸”也是柔,特别是对太极拳的技击来说,“柔”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则是为了“克刚”,其效果就是小之胜大,弱之胜强。

   “柔”在技击中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走化,二是粘依,三是蓄劲。王宗岳《太极拳论》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这里的“走”就是走化,是避其锐气。当对方用“刚”劲进攻时,自己可以用弧形动作予以接引,用腰的旋转运动随接随转,将其进攻的着力点引开自己的重心,消解对方来势。可以说这是以柔化刚。然而,光有走化还不行,因为走化只是被动的应付,只有在走化的过程中能够粘依,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粘依就是“粘连黏随”、“随屈就伸”。武禹襄《打手要言》说:“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先不后。”所以粘依必须懂劲,必须以知己知彼为基础。粘依的具体表现为按之则下,起之则上,进之则退,退之则跟,彼动一分,我动一分,彼动一寸,我动一寸,不先不后,不丢不顶。显然,如果没有走化,这是绝对办不到的